規范的計劃性停機及后續保養,對于保護設備、確保其下次能夠順利啟動并延長整體壽命,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。停機操作應有序進行。首先應停止向進料系統供給物料。隨后,緩慢地關閉泵的出口閥門。這個“緩慢關閉"的動作至關重要,目的是逐步降低泵的運行負荷,避免管路系統因流量驟變而產生破壞性的水錘效應,同時對電機也起到軟卸載的保護作用。在出口閥門即將關閉前,切斷電機的動力電源。最后,依次關閉進口閥門和軸封水或機械密封沖洗水的供給閥門。
停機后的保養程序,其重要性不亞于停機操作本身,特別是對于備用泵或需長期閑置的設備。停機后應立即執行的關鍵步驟是“沖泵"。即利用清水或相容的清潔介質,持續沖洗泵腔、密封腔以及相關的進出口管路,直至排出的液體變得清澈為止。此操作的目的是清除殘留其中的所有磨蝕性漿體,防止固體顆粒沉積、板結,從而避免下次啟動時堵塞流道、卡死葉輪或損壞軸封。
對于需要長期備用的泵,還需實施防銹與定期維護措施。將泵及管路內的積水排凈后,可在過流部件和軸套等金屬表面施加防銹油或注入專用防銹液,以防止銹蝕。此外,應建立制度,每月至少進行一次手動盤車,將泵軸轉動數圈。此舉旨在改變軸承滾動體與滾道的接觸位置,防止軸承因長期靜置在一點而產生的塑性變形(布氏壓痕),同時促使潤滑脂重新分布,避免固化。這套完整的停機保養規程,是維持渣漿泵良好戰備狀態的核心環節。